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赵立新 钻石 艺栈
  zlx.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480
最新博文:
远观赵立新      享受读书      赏 石      读冯骥才《水墨文字》      为朋友喝彩      名家 赵立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我的动态    
享受读书
发布时间:2008-12-01

享 受 读

赵立新

 

    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说:“读书和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在先生看来,读书是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享受和乐趣。《小窗幽记》亦有云“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古往今来,善读者均把读书视为一种享受,然能得其乐趣者几何?

我们的古人,不甚注重数的概念,而是专注于文,往往是以文章论定终身。故而,“读书”和“学习”是不予区分的,读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作大块文章,所以历来就是“读书”、“学习” 和“上学”三个词几可相互代替。“读书”之于今日,一方面沿用前意,另一方面则是兴之所至的随意浏览、泛泛而读,是对前人文化遗产的漫不经心地咀嚼与品味,是对昔日文人那种“无为心态”的向往与追寻,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我们享受生活的一个手段。从“学习”这个层面上来关照当今之读书,似乎缺少这种享受和乐趣:不论是67岁的一年级小学生,还是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没有不是读的好辛苦的,乏味得很。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让“读书”负载了太多的使命:要么为获取知识,要么为开启心智;要么为应付考试,要么为出人头地……。如此,就有了一种被动性和被迫性,读书的主动性也就丧失了,于是,出于自觉、自然的读书目的不复存在,享受、快乐便亦不复存在。因此,享受读书之快乐应当以摒弃读书的功利思想,卸载你赋予读书的责任和义务为前提,只是以修身养性,加强素养为唯一目的。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山谷有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也面目可憎”。其意亦是把读书定位于修身养性矣。

若仍沿用其“学习”之意来关照当今,则今日之“读书”,似乎就只为取得一个学位了。学位是个好东西,古人有“学而优则仕”之论,今日则大有“学位高则仕”之势。国家招聘、企业招聘等等,几乎只要招聘就有学位要求,学位成了敲门砖,只要有高学位,便能觅到一份好工作;只要有一顶博士帽,就可以加官进爵,这在今日之社会各领域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打开高等院校招聘网页,你会看到,几乎清一色的招聘博士。于是就发生了河南某大学招到从未进过大学门的假博士的荒唐事件。更有甚者,不少的名牌大学,只要交上××万学费,即使你从不到校“读书”,到头来也送你一个什么“MBA”。所以,今日之中国,最乱的恐怕就是学位了,造假数量最多的恐怕也是学位了。显然,这种读书无论从哪个意义上看,与真正的读书都已是大相径庭了。但人们却热衷于这种读书。于是报考研究生者越来越多。为了应付有限的几门必考课程,几乎放弃其他课程的学习,但求及格而已。可见,这连“学习”意义上的“读书”也不复存在了。实事上,在这种社会现实(譬如就业)的“逼迫” 之下,许多人也就不再自问是否适合这条路,只把考研当手段而已,何复顾及其他。于是就有了本科几不能毕业而考取研究生的滑稽。值得赞赏的是他们确为政府缓解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为“读书”赋予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不只是今日方然,而是古来有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意义何其大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意义又是多么现实。于是也就有了“头悬梁、锥刺骨”的“感人”故事,且被一代代地反复传颂、发扬光大。

社会发展到今日,进入了所谓的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读书的兴趣急剧降低。据报道,当代人均拥有书的数量大幅下降,手捧书本的传统读书人数也在下降,也许有人转到了网络上读书,但真正为读书而上网者有多少呢?我也曾尝试过网络读书,除了开始的新鲜好奇外,剩下的只有疲惫不堪,而且缺少了传统读书的勾勾画画,偶尔加一点旁注、评点的乐趣,若讲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我看来,网络的作用,不过是类似于词典式、可供查阅的工具。有几人天天抱着“工具书”来读?

印刷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为报刊、杂志的泛滥创造了条件。于是大量的人把读书的时间花在了“快餐式”的报刊杂志上,而往往是出于猎奇的心态,若说也有一点快乐那也是猎奇带来的愉悦。

应当说,拥有大量书本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教授们,读书的兴趣似乎是最浓的——为了不埋没自己是个读书人。但据观察,这个群体中相当比例的人除了偶尔“快餐”一下,就是只读自己的专业书刊。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国知识分子永远不能“让思想冲破牢笼”、思维难得开阔的原因,但最起码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863计划的提出者之一、著名的院士王大珩之所以成为今日之王大珩,就在于他既是光学领域顶尖专家,而又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这个领域,这是一种素养、一种品格。自然它不是凭空而来。

或是为了适应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或是便于小学生阅读,亦或是为了读者不再有读长篇的“痛苦”,书店里所有的中外名著几乎都有缩写本,于是,优秀的名著成了平庸的故事梗概,原著中的优秀成分不复存在,读名著也就变成了了解故事情节。不仅“读书学习”的功能不能得到发挥,读书的乐趣也未必存在。

    “古今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古人对读书的推崇备至已是无可复加,读书成了至高无上的事。一方面,读书负载着“登科”之重任,另一方面是通向“君子之风”的必由之路。摒弃读书的任何原发性责任和义务,读书便成为一种享受,读书的快乐亦随之而至矣。

评论(3) | 阅读(275)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标题:学生在北京给您跪拜了
老师您好,弟子在京给您跪拜了,虽与恩师身处异地,但期间写过太多的文字,怀念自己的美好大学时代,因为那里有我亲爱的师长。学生常常想起您,还有师母、师妹,往事如左,太多的难忘,记得您在学生进京前,教诲学生,北京是个大染缸,不要受其污染。弟子从未忘怀过,少了些联系,只是因为三年为学业,两年逐前途,首善定居还是很艰辛的,也记得您和学生说过,虽艰难,但不足为惧,他人能活,我也应该能生存,而且活的繁茂。所以学生从未言放弃,不辱师命。今念恩师文字,师古不泥、于古为徒、书不以工拙计,都是学生在您膝下之时常念念在心的教诲。不觉过了许多年,虽期间在故乡为师妹求学之事,与您与师母有幸得以谋面一次,但算来也该有5年时光了。学生一切都好,在北京给您和师母还有师妹问好了。思念起来,外公也离开人世四载了吧,学生手机里依然保留着您发给我的信息,人之生命如此脆弱,然后常常无可奈何。回想起在老人家吃的带骨头的肉包子,不觉潸然泪下。学生这里一并感恩了,恩师健康,师母师妹平安幸福。 弟子,洪波。
时间:2009-03-22 来自:58.31.*.*
标题:祝贺并学习
赵老师:你好!祝贺网站开通,给我提供了学习的园地,很荣幸!以后多多拜读和学习,祝越来越好!泰立珠宝-朱瑞媛
时间:2008-12-01 来自:123.133.*.*
标题:祝贺并学习
赵老师:
时间:2008-12-01 来自:123.133.*.*

| 共3条留言 | 页次: 1/1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3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甲骨文 春初老至联 ()
草书 陆机泰山吟 ()
蒲松龄泰山诗 ()


我的最新动态

远观赵立新
享受读书
赏 石
读冯骥才《水墨文字》
为朋友喝彩
名家 赵立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赵立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JJ
2012-02-07 19:08:49
不会吧,我爸也叫赵立新,真的
井新
2010-04-06 19:21:18
赵老师好 久仰您大名 我是山东农大的研究生,希望以后能得到您的指导
远行的人
2009-01-23 20:49:08
于众不同的洒脱。执着。。。。。。。。。。。。。。
散山
2008-12-19 10:37:04
元硕先生堪称“瘦”,雅风更兼“漏、透、皱”
丁兆元
2008-12-09 10:48:33
这个平台很好,为我们呈现了这么多这么好的作品,让大家受益不浅。感谢你建立这个平台,方便大家提交流沟通,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赵立新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