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艺术的由来
    相传,九鼎是夏禹治水成功后铸成的。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夏禹治水成功后,他利用九州进贡得来的金属,铸造了九个鼎,将勘测所认识的这些地理状况,按九州划分,分别铭刻在九个鼎上,象征九州,各部落首领必须向联盟首领禹进贡,各部落首领每次进贡时还必须朝拜九鼎,九鼎当时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各代帝王将它作为传国之宝,十分珍视。这就是"九鼎之尊"的来历。“九鼎艺术 ”寓意为“九州艺术”——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是“鼎”级艺术的写照,是艺术领域的风向标,是行业领域的倡导者。 “九鼎艺术”——寓意为全国至高无上的艺术!
 
    书画评论文章
 
会飞的信使

发布时间:2009-10-20

 

会飞的信使
——冯岩绘画作品赏析
 
◎长征
 
冯岩绘画生涯已有历程可谈,成绩与收获日渐显著。近几年又求学京城,游历四海,见多识广,思维变得开阔澄明起来,呈现出绚烂多姿又清新绰约的一派画风。
生长于渤海之滨的鲁北平原,她的记忆于艺术的输送是难以剥离的,据说她生在一个绘画世家,父亲从小就培养她们姐妹三个学习绘画,如今是各有所成,而犹以冯岩成绩突出。家庭必要的熏陶使她的天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掘,而生活也使她几经磨练,时间久了她也就有了感慨,有了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体会了更多的悲伤与欢欣——她也有了自己的主见。而她把这种主见自然而妥切地带到艺术中去,在她审美的田亩里仿佛响起了流水的动静,那是一种十分好听的声音,因为她把众人之水小心翼翼地分流到自己的田地里,她把那里浇灌得千姿百态又欣欣向荣。
我以为冯岩的主见是分辨之后的选择,是瞻前顾后的判断,而不是一种偏见(虽然艺术并不排斥偏见)。对于取材与布局,对于人物的理解以及整个作品的语言背景,她都是比较清醒的,早有谋划的,有些运筹帷幄的样子,这是长期的训练与经验积淀的结果。然而她身上带着的,作品里弥漫着的美好而浪漫的自然主义气质,又是先天而来历久弥新的,并在日见纯熟的技术中得到了更为充沛的表达。
冯岩的作品有几个重要的词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少女:是她绘画的世界里最为美好的那一部分,她们纯朴、美丽、清香,与青春与活力有关,与月亮与风有关,与幻想与梦境有关,与爱情、忧伤、追求、失落以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有关,对此她深思熟虑,不惜笔墨精描细写,在她的作品中无不带上了对这些少女形象的无限向往,其实她也是在描绘着一个更加理想的自我形象,也因此为领受者提供了热爱这个世界的理由。花鸟:这是人们在自己的身体之外所听所看的最为动人的喻像,冯岩作品中的这些花木、草叶、藤萝,在时光的浸润中成为与人物息息相关的环境,也成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既然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画家都在精心去含养这些花草,冯岩也就主动承担了这分幸福的传统。在她看来这花鸟的符号,成了人与世界沟通的要件,成了人与神明来往的信使。所有这些冯岩倾向于让他们融为和谐的一体。《世界艺术史》在评价马蒂斯的绘画时说:“较之客体所能代表的东西来说,重新创造出来的客体最大限度地达到的,首先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更为普遍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更加直接的生活。”我想冯岩是一定有所体会的,而书中同时又说“人们会认为这是在‘观看’音乐。”对冯岩的追求来说,这无疑是很好的引照。
总的看,冯岩的画简约、淡雅、冲和、清奇,绘画语言诉诸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吁求。她在秉承着一脉相传的古典余韵的同时,又在画面上展露出许多时代变迁的痕迹,传达出当代人内心的浪漫与欢乐、不安与伤痛;她在工笔精准的技艺里适度融入了写意的成分,使人物的神情和活力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她将人物的背景置换为山水花鸟的世界,不但烘托了人物在前台的表现,更使画面获得了富有文化皴染的哲学底蕴,萌动着一位当代女性画家隐约可现又挥之不去的“月神”情节——表现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心灵依傍和精神归宿。
 
   
书画服务中心 WWW.SH1122.COM